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浙江自主招生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013自主招生考试试题答案(样卷)

来源:2exam.com 2013-3-15 23:02:48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自主招生考试试题(样卷)

语   文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共有5大题,21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和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好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2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4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妄自菲薄是条毒蛇,啮(niè)噬着我们的心灵,吮(shǔn)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B.有些品种,肉的内壁有褐(hè)色层,果脐(jī)处即接近果蒂处,色更浓而质硬。
C.夜宿溪头,树香沁(qìn)鼻,枕着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岑(qīn)寂,仙人一样睡去。
D.他蜷(juǎn)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搐(chù)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搪瓷  瞭望  神态安祥  侯门似海
B.颠簸  痉孪  悬而未决  粉妆玉琢
C.攻讦  思辩  以偏盖全  有条不紊
D.瑕疵  麇集  美轮美奂  令人晕眩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手机的单款产品往往昙花一现,还没有一家长期以系列产品支撑手机品牌差异化。
B.古籍保护人才正处于青出于蓝的阶段,老一辈逐渐退离了工作岗位,而年轻
一代则需要更多时间锻炼。
C.可以相信,我国有的企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级的企业。
D.在经济发展最快的广州和深圳,诞生了与“学雷锋”一脉相承且有创新发展的志愿服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唐代传奇不仅产生了符合现代小说观念的作品,而且出现了一批可以堪称一流的作品。
B.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调查,淘宝网每天的用户流量将近900多万人。
C.大众汽车公司计划在美国建造汽车制造厂,以帮助欧元对美元升值对其汽车出口的冲击。
D.用户对可视通话、高速上网等强大手机数据功能的需求是3G在中国赖以发展的基础。
5.仿照下面划线的诗句完成这一节小诗。(4分)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
        是我挺起的胸膛,
    黄河流水
        是我沸腾的血液,
        ▲   
              ▲      
        ▲   
              ▲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题4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16分)  
《三国演义》为我国家喻户晓之古典小说名著,然其成书过程,却经历唐、宋、元数代,历五百余年。晚唐李商隐《娇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见晚唐已有说“三国”之“说话”。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有“说三分”之专题,霍四究即是当时说三分之专家。到元至治年间,虞氏《新全相三国志平话》就开始有“说话”的刻本,即“话本”了。所谓“全相”者,即是有全部图像也。也即是说,到了此时,已经有三国故事之人物画了。
另一方面,在金代已经盛行三国戏,如“襄阳会”、“赤壁鏖兵”等就是当时的剧目。而三国戏到元代便更盛。著名的剧目有“关大王单刀会”、“隔江斗智”、“连环计”、“诸葛亮博望烧屯”、“关张双赴西蜀梦”等。这又说明三国故事人物已经在舞台上出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元《全相三国志平话》的故事人物插图是上图下文,图的位置只占三分之一的版面,到明代万历年间雕虫馆《元曲选》,就用整幅的插图了,而且刻工精良,构图严整。这一发展过程,说明三国故事从口头到书面,又从书面到图绘,诚所谓踵事增华。应该说,明代的木刻插图从艺术角度看,也是高水平的,应该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三国演义》的人物画始终没有像陈老莲的《水浒叶子》一样风靡于艺林。现在一提起陈老莲的《水浒叶子》,可以说在艺术圈内无人不知。在陈老莲当时,估计不仅仅是艺术圈内,当是社会的普遍喜爱,因为“叶子”(纸牌)本身就是群众性的娱乐工具。可惜《三国演义》在人物绘画造型上,始终没有出现像陈老莲的《水浒叶子》这样的高峰,这是历史留下来的空白。
吾友汪观清先生,近作《三国演义》绣像五十幅,故事十幅,结构精严、形象生动,于三国群英,个个赋予个性,即使小儿观之,亦可辨其为刘、关、张、赵、马、黄或孔明、周瑜、孙权、曹操也。其所绘战争场面,或舳舻千里,或骏马嘶鸣,如见当阳之尘土,如观赤壁之烈火,如闻西城之琴韵。
咦!昔年三国之纷争:茅庐之擘划,三分之筹策,隔江之用计,六出之忠贞,五丈之遗恨,吾一一于纸上得矣。于是乎益信吾友汪观清先生之妙笔神技,能致神于千载之上也。
《三国演义》得此妙绘,则千年之历史空白至是而得补,从此,陈老莲亦不得专美于前矣
6.下列对文中专有名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说话”,相当于今之“说书”,是艺人在群众中表演的口头艺术。
(B)“话本”,“说话”艺术的稿本。
(C)“全相”,全用图像而不用文字来表现故事情节。
(D)“叶子”,画有一定图案的纸牌,是当时一种群众性的娱乐工具。
7.对文中划线句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旨在说明《新全相三国志平话》的故事人物插图十分精美,深受群众喜爱。
(B)旨在说明拥有高度艺术性的《三国演义》人物画未见流传,令人奇怪。
(C)旨在说明陈老莲的《水浒叶子》风靡于艺林的原因是其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D)旨在说明三国故事的绘画不如水浒故事绘画精良。
8.以下各项对文中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李商隐《娇儿》诗,说明了至迟在晚唐时期,三国故事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流传。
(B)“说三分”亦即“说三国”,霍四究是宋时擅长说三国的著名“说话”艺人。
(C)陈老莲因为创造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工具“叶子”,并用其来传播《水浒》故事,所以在当时不仅知名于艺林,也闻名于民间社会。
(D)通过汪观清的绘画,我们可以清晰了解部分三国故事和三国人物。
9.以下根据文意进行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全相三国志平话》的出现,表明三国故事不仅由口头流传走向了文字记载,并且由书面走向了绘画。
(B)金代大量上演的三国戏,为元代戏曲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一定的素材基础。如“关大王单刀会”就为关汉卿的代表作《单刀会》提供了借鉴。
(C)《三国演义》的人物绘画未能像《水浒叶子》一样风靡于艺林,流传于后代,作者深以为可惜。
(D)汪观清先生的《三国演义》绘画,画人则形象鲜明,绘事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它将弥补《三国演义》绘画没有妙笔流传的历史空白。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11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0.在“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之后,描写黛玉的心理,起什么作用?(3分)
答:                                 ▲                 
11.王熙凤出场的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答:                                 ▲                 
12.文中王熙凤说了这样一句话:“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句话可谓一石三鸟,请具体分析其中的三层含义。(3分)
答:                                 ▲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4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7题。(25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同“倍”,加倍
B.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C.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同“悦”,高兴
D.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敢以烦执事   以:拿
B.将焉取之    焉:哪里
C.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因为
D.吾其还也    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15.下列句子最能说明“邻之厚,君之薄”的一句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D.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一句点出郑国局势之严峻:秦、晋兵临城下,围困了郑国。
B.烛之武说辞的巧妙在于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使秦君易于入耳。
C.烛之武从地理位置、历史事实等角度阐述了抗击晋国的主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D.晋文公面对突变的形势,毅然决定撤军,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邻之厚,君之薄也。(3分)
答:                                ▲                 
(2)夫晋,何厌之有?(3分)
答:                                ▲                 
(3)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3分)
 答:                                ▲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8、19题。(6分)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8.此词上片采用了情景相间的写法,开首“寒蝉……”三句是景语;接下去“都门……”几句是   ▲   ;而“念去去……”两句又是景语。(2分)

19.这首词下片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请简要赏析它的动人之处。(4分)
答:                                           ▲                          


四、古诗文默写。(每空2分,共12分)
 20.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           ▲       。           ▲       ,不尽长江滚滚来。
(2)问君能有几多愁?           ▲       。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       。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       。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如筛子滤走细物,在青春的道路上纵马扬鞭,你总会忽略掉什么。你忽略的,可能是每天家常便饭中那一缕温馨;你忽略的,也可能是青青校园中那一声教诲……

要求:①以“忽略”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②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③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4分)A  
2.(4分)D
3.(4分)B
4.(4分)D
5.(4分,每句1分)示例:长江三峡/是我不屈的歌唱/钱江大潮/是我生命的旋律。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16分)
6.(4分)C(从第二节中可知,“全相三国志平话”并非没有文字)
7.(4分)B(划线句的后句表明了划线句的作用)
8.(4分)C(原文并没有“叶子”为陈老莲创造的信息)
9.(4分)B(按原文,“关大王单刀会”是元代作品)
(二)(11分)
10.(3分)起烘托作用。以黛玉惊奇的心理,烘托王熙凤的放诞无礼,用黛玉作对比,突出熙凤张狂形象。
11.(5分)特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好处:与“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氛围形成对比,突出了王熙凤的“放诞无礼”,即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以及泼辣性格。
12.(3分)夸赞了黛玉;讨好了贾母;安抚了迎、探、惜三姐妹。

三.古诗文阅读(31分)
(一)(25分)
13.(4分)A    14.(4分)B    15.(4分)B  16.(4分)C
17.(1)(3分)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2)(3分)那个晋国,有什么满足的?
(3)(3分)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就率军回国。
(二)(6分)
18.(2分)惜春伤别\伤时惜别 
19.(4分)词的上片写和友人旧地重游,邀春留连;从下片看,以惜花写惜别,主要寓意着:人生聚散匆匆,好景不长,华年苦短。(人生聚散无常)

四.古诗文默写。(每空2分,共12分)
20.(12分)(1)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有杀身以成仁
(4)水为之而寒于水
(5)卷起千堆雪

五.作文(60分)
21.评分细则:
分四等评分。
一等(60~52分):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畅,符合文体要求,不少于800字。可以2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二等(51~42分):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尚充实,语言通顺,大体符合文体要求,不少于800字。可以2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等(41~30分):基本符合题意,有一定内容,语言基本通顺,字数在600个以上。可以1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四等(29分以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内容与材料毫无关系;②语病极多;③字数不足600个。
说明:①每出现3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的不计,扣完3分为止。
      ②字体美观、卷面整洁者,可酌加1~3分;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者,可酌扣1~3分。
      ③未拟题目扣2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